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发布日期:2018-06-14 浏览次数:10009 发布人:安徽省旅游集团
【讲话·品典故】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学
6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
古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后,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后,便觉得天下都变小了。
中国人自古崇拜泰山,将其尊为“五岳之首”,将德高望重的长者尊称为“泰山北斗”。不过,这里所说的泰山,不仅仅是一处自然的风景,更具有文化的隐喻——孟子想要表达的,当然不是泰山在地理高度上带给人的视角之高、方位之高,而是泰山在文化高度上教给人的眼界之高、心境之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孟子的话,体现了一种广阔的视野、一种大气的格局、一种高远的境界。这种登高望远的眼界、海阔天空的心志,是泰山以它恢弘的气势给予人们的启示,也是中国文化一直引导人们去养成的人生的恒常姿态。因此,古往今来,与孔子有着同样体会的人不在少数: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无论怎样踮起脚向远处望,却总是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王勃也在登泰山时有感而发:“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登上泰山之高去博览群山,就能将山脉起伏尽皆了然,唯有伫立在这样的高峰上,才能纵览山川走向,看到全局,看到长远;
杜甫则在《望岳》诗中吟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步足于泰山之顶、凌驾于群峰之巅时,这种高远的境界让他不禁顿生“荡胸生曾云”的壮志和“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此外,还有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孟郊“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王溥“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等,这些生活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际遇的文人志士们,用不同的表达,阐述了同样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要望见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只有身处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种登高望远的智慧与境界,不仅文人志士有,普通老百姓也有,从古时重阳节登高的民俗中便可看出。自西汉起,每当秋季尤其是重阳佳节来临,老百姓们会倾室出游、登高踏秋,在秋水长天的景象中领略山远云淡的气象,蓄养天高地阔的胸怀志向。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一民俗:在一年行至秋暮的阶段,登上高处,回望来时的路,远眺未来的路,沉淀行路所得、判断所处局势、树立前景所愿,继续攀登进阶、继续登高向前。古时的老百姓们把这一最朴素的生活智慧变成了一种习俗而流传至今,告诉我们应时不时让自己在垂首赶路的惶急中抬起头,登一登高、望一望远,找一找方向、想一想计划;让自己在日常匆忙的琐碎中停下来,开开眼界、养养心志,从而能够更自信、更坚定、更有力地向前走。
从古时到今朝,从看山望远到做事做人,道理是相通的:要观大势,谋大局,既看局部,更看全局;既看当前,更看长远;既看前路,也看来路。今天我们谋划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大眼界、大胸襟、大气魄、大追求——着眼全局和长远,才能看到何为时代潮流、何为人心所向、何为大势所趋、何为共同愿望,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担负起时代使命。
在这久沐齐鲁之风的黄海之滨,感受着中国传统文明的“和合”底蕴,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登高望远对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保护主义思潮迭起,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安全威胁依然严峻,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上合组织肩负着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重任。当此之时,尤其需要我们登高望远,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加强团结协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峰会提出的五项建议,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我们才能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上一篇:【网言网语】我的入党初心
- 下一篇:依规依纪依法履行好纪检监察职责